精彩推薦
昨天凌晨,在WWDC直播的時候,筆者所在的直播微信群里,朋友圈上,可謂哀鴻遍野。
“這不是抄Alfred的么”、“Dropbox要哭了”、“呵呵這下輪到whatsApp了”云云。
過了不久,一些資深的行業人士們開始感嘆“蘋果已經不是當初的蘋果了”、“說好的創新呢”、“蘋抄抄”……
他們說,這又是一場“開發者哭泣大會”,好像開發者的哭泣,真有那么可怕一樣。
沒錯,Pia一聲被拍扁的OS X Yosemite(又射滿地)身上,集成了許多看起來很眼熟的新特性——即將酷似Snapchat和WhatsApp的Messages,像極了Hightail等若干應用的Mail Drop,“仿造”Skitch的圖片編輯操作……
但其實,每一個功能的更新,都對應了一種被大家稱之為“痛點”的需求,補足了這些功能上的空白正是蘋果應該做的事,也是一套操作系統理應履行的責任。至少在這個層面上,蘋果和若干創業團隊共享了同一個追求。
那大家為什么要斥責蘋果?
因為蘋果做了一件許多人、許多公司都做不到的事情——整合。一家優秀的硬件廠商沒有產出占據可觀市場份額的Mac,大量硬件廠商不一定有能力雕琢出一款精美的應用,即便是上述二者兼備的公司,也很難擁有自己的操作系統。
業界之所以用生命呼喊創新,不過是因為在前幾年的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大潮中,有太多的需求需要被填補,卻沒有一家公司能夠解決全部。創業者們有足夠的空間、時間和資金去大展拳腳,殺出一條血路。
還有什么比這種遍地是機會的時代,更令人興奮呢?
在這樣一個美好的時代里,“創新”這個詞,是必然會被人們頂禮膜拜,甚至奉為圭臬的;也只有在這樣一個不完美的時代,堅持創新的拓荒者們才有機會突出重圍。
而培育創新的最佳土壤,是限制。只有在規定大燈尺寸和外形的年代,才能出現令人拍案叫絕(或者捧腹大笑)的翻轉車燈,只有在工業水平還很落后的時代,人們才能對著各種新奇的發明瞪大雙眼,只有在暴政壓迫的時代,人們對自由的向往才最強烈、最美好。
也正是在這個時代的末端,需求的溝壑就快被填滿的現在,已經沒有太多新戰場可供開辟了,擺在幸存者們面前的只有兩條路:割據一方,或者一統天下。
蘋果,只不過做了后者應該做的事情。
那我們就要縱容這種抄襲的行為嗎?難道所謂整合,就一定要以欺負弱小的創業者為代價嗎?
每一個現代人,是不用向第一個使用火的祖先交專利費的。產業注定不斷發展,每一個細節上的更新,都凝聚著先輩們的心血,這是歷史的必然。不能因為不忍心讓人們忘掉第一家使用液晶屏的公司,而停下整個行業的發展,去要求每一個人記住某一些人。先烈,需要的是尊敬,而不是變成手中一坨小紅本。
另外,是否構成抄襲這種爭端,還是交給法律去解決吧。
當然,不那么追求創新,和停止創新是兩碼事,蘋果這家公司,比誰都懂過猶不及的道理。
所以,選擇了一統天下的蘋果,不需要天天捧出一些所謂的“創新點”去吸引玩家們的注意,他們有更重要、更艱難的的任務要完成——守江山。到了蘋果逐漸蒼老、積重難返的那一天,才是我們像分析許多傳統企業那樣,討論“要不要追求創新”這種問題的時候。
相關文章